今天给各位分享老子四章情景默写及答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老子四章情境式默写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中新课标推荐背诵72篇古诗文理解性默写之《老子》八章
比喻渲染了国家危在旦夕的情怀:国脉微如缕。抒发作者任人举行的议论: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观,认为世间并不是没有英雄好汉,只是统治者未能不拘一格降人才。
老子认为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都是相互依存的,有此才有彼,有是才有非,有善才有恶。表面看来,正相反对的两个方面是相互对立的,而实际上又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扩展资料
老子主要成就:
老子的成就主要体现在《老子》一书里。《老子》,又名《道德经》或《德道经》,和《易经》《论语》被认为是对中国人影响最深远的三部思想巨著。其成书年代过去多有争论,至今仍无法确定,不过根据1993年出土的郭店楚简《老子》年代推算,成书年代至少在战国中前期。
此书共计五千字左右,最初称为《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后来称《道德经》,并分成八十一章,编为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三十七章,下篇德经四十四章。全书的思想结构是:道是德的“体”,德是道的“用”。
概括老子四章各写了什么内容
老子四章各写了如下内容:
老子论证“有”和“无”的关系。指出“有”是发挥实际效用的,而看不见的“无”才起着根本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不论是修身还是创业,坚守初心守住本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有形之物往往不能长久,之所以长久不亡是“无”在起着作用。
以对不良好品德的批评提出符合 “道”的行为规范,教育人们如何修身。不仅是对贵族们的修身要求,也同样适合我们普罗大众。
老子阐述了自胜、自强的观点,告诉我们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自我,而是应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放纵无度,在物质享受方面要适可而止,而在对自我修身和对“道”的坚持上应保持永无止境的状态。
老子主要强调万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解决问题的有利时机实在事情的萌芽状态,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但要善始善终,而且还要懂得防患于未然的道理。
《老子》第四章
关尹子第四问: “道”是什么样子?
老子书面答复: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渊兮,似万物之宗;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 译文 】
道虚空,而其作用或无穷尽。
渊水啊,似生命之摇篮。
挫去了尖锐,消解了纷扰,涵蓄了光芒,混同了尘土
清湛啊,似乎存在,似乎不存在
我不知你源自何处,好象先于大地之生养。
【 难点释疑 】
难点一: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如何理解?
“冲”,古字为“盅”,许慎曰:“盅,器虚也。”即中空之容器。“道”像什么呢?莫说在两千年之前,就是在现在,也很难打个比方说明白。如果一定要打个比方,老子说,道如容器之中空,却怎么装都装不满——“道”是虚空的,但作用极大,无穷无尽。
难点二: “渊”、“物”、“宗”指什么?
渊的甲骨文、金文如下:
许慎说:“渊,回水也。”《小尔雅》曰:“渊,深也。”从左边甲骨文看,“渊”为深潭。从右边金文字形上看,“渊”为河流中打漩的深水区域。概言之, “渊”为深水。 为何“道”如渊水,浅水不行吗?老子观念中,生命是“道生之,德畜之”的,渊水深,可象征“厚德”。
“物”的甲骨文如下:
左、中“物”为刀刃见血,指能杀出血的所有动物,最右边的“物”多了个“牛”,以牛为动物之代表。后来,其词义不断扩大,由“动物”至“生物”,直至“万物”。本文中,因“渊”与后面“帝”比先后,故 “物”指生物,“万物”为万千生物。 。
“宗”的甲骨文如下:
许慎曰:“宗,尊祖庙也。” 这里指祖先。
难点三: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中的“其”指什么?
“挫其锐”中的“其” 指坚硬的东西,如岩石等 。在水流的冲击下,岩石被击碎、磨平,高山巨石中,水流也能冲切出峡谷来。
“解其纷”中的“其” 指纷纷扰扰落入水中之物,如花、叶、雪花等, 落入之后,被水消解。
“和其光”中的“其” 指日、月、星等各种能发光的物体, 光入水中,与水同在。
“同其尘”中的“其” 指堤岸、水流等各种能带来尘沙之物。 尘沙入水,水亦不斥。
难点四: “帝”为何义?
“帝”的甲骨文如下:
“帝”中间是“木”,泛指植物,中部方框及像横“工”的指事符号指能控制全体植物生长的神秘力量;上面一横及一点表示神秘力量可以决定植物能否向上生长及长出果实。总之, “帝”指大地上一切植物生长、结果的主宰力量。 此字源于神农氏炎帝时期步入农耕之先民对大地繁育力之崇拜。
【综述 】
以“道”闻名的老子必然要解释“道”为何物,如何说明道的样子,真是个大难题。
道是虚空的。
虚空有用吗?有啊,它就像容器之中空,“空”中可以容纳物品。当然了,“道”跟容器大不同,容器容量有限,道虽虚空,作用却无穷无尽。
见过渊水吗?那也是道的样子。
你看那深深渊水,似为生命之摇篮。它挫去了岩石的尖锐,消解了落叶的纷扰,含蓄了日月的光芒,混同了沙尘泥土。它是那么强大,那么包容,那么智慧,那么博爱。它是道的化身吗?不是吗?
它内藏万千,却又如此清澈纯洁,透明至似乎不存在。
渊水啊,盛德如你,我却不知你源自何方,好像在大地具备生养万物的能力之前,你已生养万物!
老子去世两千年以后,人类才明白宇宙确是从“无”到“有”的,生命确是先水生,后陆生的。
老子,您是人类最伟大的先知吗?
老子四章情景默写及答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老子四章情境式默写、老子四章情景默写及答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