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塔比星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塔比星 知乎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塔比星预测成功了吗
- 2、塔比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会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 3、观察塔比星,会发现有外星文明存在吗?
- 4、如果真有外星人,最可能的是哪个星系的。离我们地球能有多远?
- 5、塔比星亮度变暗,会是外星人想和我们通信造成的吗?
- 6、高级文明已经出现?距离地球只有1500光年,为何说人类不是他的对手?
塔比星预测成功了吗
没有成功。不要信这些。所有觉得准确的预测只有一个原因:模糊表述,定向联想。怎么理解呢,就是说的时候很模糊,不明确,之所以觉得准,是听的人自己联想出来的。塔比星的周期性光变曾被认为是外星人所建造的巨型工程所造成的。
塔比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会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1960年,美国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提出了一个设想,这个设想就被称之为戴森球。
所谓的戴森球指的就是在恒星的周围建立一个可以收集恒星能量的装置,这个装置可以是一个球型的物体,将恒星完全笼罩其中,也可以是一个环状结构,像行星环一样围绕恒星。那么为什么要收集恒星的能量呢?因为恒星所释放的能量是非常巨大的。我们最熟悉的恒星就是太阳了,太阳每秒钟所释放的能量约为38600亿亿兆瓦,以人类现在的能源消耗速度来计算,太阳每秒钟所产生的能量足够人类使用25万年以上。
而我们在地球表面所能够收集到的太阳能量是微乎其微的,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我们能够建造一种设施直接吸收太阳的能量,那么能源真可谓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一个文明的发展水平越高,对能源的需求就越大,而能够利用更多的能源也就代表着文明等级的提升,所以根据卡达尔肖夫指数,宇宙文明可以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
一级文明能够利用所在行星的全部能源,而一级文明实现的标志就是可控核聚变,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在进行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一般认为人类距离可控核聚变的应用还有百年左右的时间,所以现在的人类文明还没有到达一级宇宙文明,如果非要给一个级别的话,那么可以算作0.7级。而二级宇宙文明能够利用所属恒星系统中恒星的全部能源,而其实现的标志就是戴森球了。虽然戴森球的概念早在1960年就被提出来了,但对于人类而言,这还是一个无法想象的装置,对于如何制造戴森球,人类还是一无所知,毕竟人类连一级文明还没有达到。
在太阳系之中,太阳占据了太阳系物质总量的99.86%,所以似乎根本没有足够的物质材料来制作足以环绕太阳的戴森球。
不过人类暂时无法想象的事物,更高等的文明却有可能完成,所以在戴森球理论出现之后,人类在进行宇宙探索和观测的时候非常注意寻找类似的结构,以期能够借此找到外星文明。以前由于观测手段和分析能力的不足,人类并没有找到疑似戴森球的结构,而在2015年的时候,美国航天局却似乎发现了一些端倪,他们在对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在天鹅座的方向有一颗恒星,这颗恒星会出现明显的明暗变化,甚至于在很多时候,它的亮度会变暗超过20%,最关键的是,这种明暗的变化并没有任何规律,或者说我们并没有发现它的规律。
在遥远的宇宙空间,恒星发生明暗的变化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因为这通常都是行星运行所产生的掩星现象所导致的。
问题是,行星的运行是有规律的,所以恒星的明暗变化也应该是有规律的,而如此明显的明暗变化又找不到任何规律,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是环绕恒星的戴森球所造成的,因此,这颗编号为KIC 8462852的恒星就成为了很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编号,人们还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塔比星。
塔比星的明暗变化是不是因为戴森球所造成的,这没有人知道,我们也无法去得出确切的结论,因为这颗恒星距离我们太远了,足足有1480光年,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塔比星,实际上已经是1480年以前的塔比星了,如果这颗恒星真的拥有戴森球,会对地球产生威胁吗?
如果塔比星真的存在戴森球,那么也就是说在塔比星附近存在着一个宇宙文明,而这个文明已经达到了第二宇宙文明。
一个二级宇宙文明对于还没有达到一级文明的地球而言,无疑是具有威胁的,但我们并不需要担心,因为它距离我们太远了。任何有质量的物体无法超越光速,即使一个文明达到了二级,它也无法实现光速飞行,即使它可以实现光速飞行,那么从塔比星到地球也需要1400多年。
此外,现实世界并不是科幻世界,宇宙之间即使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文明,也不意味着各个文明之间是相互敌对的,就好像我们企图寻找外星文明,与它们实现交流,外星文明也可能具有相似的想法。不过无论如何,无论是交流还是战争,跨越1400多光年的距离都是难以实现的。
观察塔比星,会发现有外星文明存在吗?
在其中一名科学家塔碧莎 ·博亚吉安博士调查这颗星星后,一个被称为KIC 8462852或者塔比星的奇怪的星在2015年末制造了很多无谓的慌乱。
Tabetha Boyajian
2011年当一群被称为"行星的猎手"的市民科学家们通过开普勒航天器观察灯光曲线时,这个谜团开始了。在这些光曲线内,当一个行星在它的母行星前移动,只是一点点的挡住灯光,行星的猎手们便能看到灯光骤降。这就是使用开普勒使数以百计的外行星被发现,这在自身是非凡的。然而,有一条光曲线看上去十分奇怪。犹如前所未有的奇怪。在塔比星的光曲线中,多日的巨大变暗事件是清楚的,当非常大的物体或者成群的物体被看见从这颗星前面经过,遮挡了22%的光线。
恒星KIC 8462852的亮度一度下降了22%
年轻的恒星周围充满尘埃和气体
然而,这不是一个最佳的解释,但是最合理的。当时,杰森赖特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提供另一种可能性解释:光线是被巨大的外星超级建筑所阻挡。那也许听起来就像是牵强附会的科幻小说,但事实上不是。
KIC 8462852这颗恒星也被称为「博亚吉安之星」(Boyajian’s Star)或是「塔比之星」(Tabby’s Star),会发生离奇的亮度下降现象。但科学家表示,这并不是巨大的外星建筑所导致,因为若真是如此,那么每种波长的光变暗的程度应该都要一样才对。 PHOTOGRAPH BY NASA, JPL-CALTECH
一个被称为戴森球的物体被引用作刚好符合要求的一种可能的超级建筑类型。一个戴森球,或者更可能是一个戴森群,能够被一个先进的外星文明从它们星球收获太阳能来建立。我们自己早已开始了原始的戴森群,以大量的宇宙飞船在太阳轨道上的形式,已经发射几十年了,因此对于一个相当古老的文明,这个想法并不具备延展性,也没有比我们自己的更先进。然而这个骗局是在球体的运动中捕捉它们。在地质年代由于相当低矮的窗户,我们碰巧正在看为捕捉一眼戴森球的正确时机的几率很可能比较低,但这样的事情也是存在的。
戴森球
近来,这部分故事已经变得更加复杂,因为这里会有一些迹象表明如果它是一个戴森球,那么目前它应该在建造中。稍后会详细介绍。为了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搜寻地外文明的射电天文学家们指出用艾伦望远镜耳环朝着塔比星去寻找无线电和激光排放。他们什么也没有看见。但这并不意味着太多。结果并不总是令人惊讶的,考虑到塔比星有1480光年远,它需要极其强大的无线电发射器直接指向我们才能被听见。一个先进的外星文明故意那样做似乎不可能,除非它们想要与我们联络。但是考虑到距离,它们没有办法知道我们在这里。从它们的角度看我们,在过去的1480年,那时的西方罗马帝国已经衰落。在这里的任何人排放任何无线电波之前,外星人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来储存。当然,这里不能保证一个外星文明会用比起他们自己更原始的方式来联络文明。正是在这时候,这个故事开始失去了媒体的关注。但是故事没有在此完结,并且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就出现了几个有趣的新发展。它以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布兰德利·谢菲尔博士的论文形式出现。历时一个世纪使用哈佛的照相底片,他发现塔比星不仅周期性变暗,而且整体变暗超过一个世纪。
对于这类恒星,和它自身一样变暗的时间很短。像这样的恒星变暗要经历数百万年,而不是数百年。他总结出他自己所观察到的这种史无前例的长期变暗以及开普勒看到的光曲线下移,一定是由于与使用奥卡姆剃刀时有相同的现象。这是一种与一群彗星有关的现象,为了解释长达一个世纪的趋势,他计算过从这颗恒星前面通过需要648000颗巨大的彗星灵活组合。
另一个理论是有一群彗星经过博亚吉安之星前方,因而导致这颗恒星的亮度下降。 ILLUSTRATION COURTESY NASA
那被认为是难以置信的。不管这是什么,它好像不是一群彗星造成的。当这个故事正是热门话题时,第二个进展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并没有在媒体中完整的谈及到。在开普勒光曲线中它包括了一个明显的特征,以至呈现出一个有趣的谜。开普勒运行大约800天,在呈现出几天的光滑几何图形后出现了一个单一的较大幅度的下移。
然而这可以用几种方法来解释,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用等腰三角形从这颗恒星前面经过。这对那些愿意考虑外形超级建筑的人来说是有趣的。有人建议最简单的方法来向宇宙宣告你存在不是通过建造巨大的无线电信标,那样需要大量难以理解的能量,但是与其建造一个庞然大物,比如一块隔板,或许用聚酯薄膜或者一种相似的材料,这样的形状在自然界是不可能的。然后你让它从你的星球前面经过,接着任何人用开普勒航天器都能看见。一个三角形可能就是这样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彗星是等腰三角形的形状,但是这里有一个捕捉使得这个在光曲线中特殊的信号,彗星的传说是指向恒星的。
KIC8462852恒星发现激光信号:疑似存在外星文
非常古怪,但也是有可能的,事实上在博亚吉安最初的论文中给出一个那些是如何发生的解释,但这颗新彗星的不可靠性问题会让人对此产生质疑,也确实加深了谜团。不过随后我们在外星超级建筑的想法上遇到了问题。我认为超级建筑假说不太可能,我是一个科幻小说作家而不是一名科学家,所以我可以比科学家们有稍多一点的推测。 谢菲尔观察到的变暗程度是十分有意义的,大约一个世纪20%。那是有很多了。对于外星人创建结构是为了快速说明整体变暗的趋势,它们不得不变得十分匆忙。到了似乎是不可能的程度。但是也可能不是,至少如果你愿意考虑未来 科技 的想法。通过利用自我复制的纳米技术来非常迅速地建造巨大的物体到最后也是有可能的。唤起了灰色的粘性,单一的自我复制的纳米机器人在理论上像一个病毒一样以指数方式复制,并在两天内消耗整个地球的质量。在短时间内有很多工作要去做。毋庸置疑,纳米技术也能非常快速地构建物体。
部分构建的纳米技术模型一张石墨烯和碳纳米管
但是要创建这样的能阻挡大量光的表观尺寸的超级建筑需要大量的物质。好好想象一下把你太阳系的行星拆开成大量的物质。所以一个外星文明使用纳米技术快速地建造一个戴森群是可能的吗?当然是有可能的。或者在塔比星之后的现象也只是我们至今还没有想过的一个自然的解释的徒劳无益的追求吧。时间会见证一切。所以这就是塔比星的故事于2016年4月11日截止的地方。随着外星人建造超级建筑的可能性仍然没有被排除,这几个世纪以来最大的新闻故事依然在继续进行。当然,它会被排除,也将很有可能会被排除,但是现在这是我们曾未见过的最引人好奇的暗示:我们并不孤单,甚至更多的是对70年代著名的搜寻地外文明的名声的“哇!”的信号。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 Vinalindy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如果真有外星人,最可能的是哪个星系的。离我们地球能有多远?
银河系拥有至少2000亿颗恒星,行星的数量更是只多不少,而我们地球就是这些行星中的一员。研究表明,地球并不特殊,只是运气特别好刚好处于宜居带,所以地球上才会诞生生命。
可以想象的是,在银河系这么多的行星中,必定会有很多“运气特别好的行星”,在这些行星上,很可能会孕育出生命,并且演化出像我们人类一样拥有高等智慧的物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外星人”。
要知道相信外星人存在的并不仅仅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事实上,世界上大部分的科学家都是认同这一看法的,而且还有不少的科学家在从事寻找外星人研究工作。
如果银河系真有外星人,他们最可能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其实科学家早有答案,那就是距离我们大约22000光年的“M13星团”。
“M13星团”是一个球状星团,位于武仙座,直径约为145光年,由超过30万颗恒星组成,其中心区域的恒星密度比太阳所在的区域高出约500倍,堪称银河系的“繁华地带”。
很明显,越繁华的地带就越有可能出现文明,除此之外,根据科学家的研究,“M13星团”里的恒星大多数都比较“年长”,甚至有些恒星在银河系诞生之前就存在了,这就意味着,如果这里的某些行星上诞生了生命,它们就拥有足够的时间来演化出外星文明。
值得一提的是,确定了“M13星团”很可能存在外星人,科学家们就开始行动起来。1974年,美国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Frank Drake)和卡尔.萨根(Carl Sagan),就利用大功率的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向“M13星团”发送了他们精心编写的“阿雷西博信息”(Arecibo Message),期望能够与那里的外星人取得联系。
“阿雷西博信息”是1679个二进制数字,其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地球以及我们人类文明的重要信息,例如地球的位置、人类的DNA资料等等,只要“M13星团”的外星文明达到了与我们的文明相近的水平,就可以做到轻松解码,从而得知地球的存在。
然而对于他们的这种做法,很多人都表示了反对,反对者指出,高级外星文明不一定就是友好的,当不怀好意的外星文明得知了地球文明的存在,就有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笔者认为,这的确是一件令人担忧的事情,不过好消息是“M13星团”与地球距离遥远,即使那里有“坏外星人”,也要22000年以后才可以收到这条信息。到那个时候,如果地球文明还存在的话,必定也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了,所以现在的我们也不必太过担心。
顺便提一下,2001年8月,在英国的奇尔波顿天文台附近出现了一个“麦田怪圈”,其图案与阿雷西博信息非常相似(如上图所示),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关注,人们纷纷猜测这是外星人给我们的“回信”,遗憾的是至今我们仍未得到明确的结论。
回答完毕,欢迎大家 关注我们 ,我们下次再见`
银河系是一个庞大的星系,直径可达10~18万光年,总共包含了大约1200亿颗恒星。
图示:银河系
在距离银河系中心大约2.64万光年的银河系某位置上有一颗非常普通的黄矮星。这颗黄矮星的周围有8颗行星。其中从内往外数的第三颗行星是一颗呈现出蓝色的岩石行星。这颗行星的上面有着宇宙中最奇特存在——生命。不管怎么描述,朋友们一看就知道我说的这颗黄矮星就是太阳。这颗行星就是地球。
地球和太阳所在的太阳系因为生命而显得非常独特。但是如果我们放眼整个银河系,太阳和地球是多么的不起眼。既然太阳系出现了生命,那么在银河系的1200亿颗恒星之中应该还会有其它存在生命的恒星系统的。而且这些恒星系统中也是极有可能存在外星人的。
图示:太阳在银河系的位置
如果真的有外星人,最可能是哪个星系的呢? 早在1974年,科学家认为地球25000光年的武仙座球状星团是银河中最有可能存在外星人的地方 。这里是银河系中一个恒星非常密集的区域。武仙座球状星团在直径150光年的范围内分布了大约30万颗恒星。在星团的核心区域,边长3光年的立方体空间内就超过了100颗恒星。而在太阳所在的区域同样划出一个边长3光年的立方体空间,里面的恒星只有太阳一个。而且武仙座球状星团的恒星年龄都十分的古老,基本上都在100亿年以上。
图示:恒星密集的武仙座球状星团
武仙座球状星团恒星数量够多,年龄又够久远,因此当时的科学家认为这里是银河系中最有可能出现外星人的地方。于是科学家向着武仙座球状星团发送了包含人类和地球信息的阿雷西博信息,希望能够得到那里的外星人的回应。
武仙座球状星团真的有可能存在外星人吗?想象一下,那里的恒星密度是那么的密集,如果地球位于星团之中会怎样呢?地球会不会受到强烈的恒星辐射呢?地球的大气会不会被恒星风暴吹得一点不剩呢?如此密集的恒星中一旦有一颗颗恒星寿命终结发生超新星爆炸,地球上的生命不就被毁灭了吗?
因此, 科学家向武仙座球状星团发射的阿雷西博信息可能会永远也得不到回应 。
图示:阿雷西博信息
银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外星人的地方应该是那些位于银河系郊区恒星分布稀疏的地方 。
外星人在哪里?外星人也许就在太阳系的附近。太阳的邻居比邻星就是一个寻找外星生命的好去处。目前科学家已经确定在比邻星的周围有一颗行星叫做比邻星b。比邻星b位于比邻星的宜居带内。如果比邻星的大气层条件合适,那么它的表面就很可能有液态水存在。这样的话,生命就很可能在上面出现。并且比邻星的年龄比太阳还古老3亿年,因此如果比邻星b上存在生命,那里很可能已经有外星人了。
图示:比邻星b
同时科学家也认为,比邻星是一颗红矮星表面温度比较低,因此位于宜居带的比邻星b很靠近比邻星。这样比邻星b受到恒星的“摧残”要比地球厉害的多。那里的环境比地球要残酷。
而目前被科学家列为宜居星球榜首的系外行星是格利泽581g。它距离地球大约20.5光年。格利泽581g围绕着一颗叫做格利泽581的红矮星旋转。科学家估计这颗行星的质量约为地球的3.1~4.3倍,这样它可能有足够的重力拥有大气层。这颗星球上也很可能出现生命。也许外星人就在这个星球上呢?
图示:格利泽581g
朋友们认为外星人在哪里呢?欢迎关注兔斯基聊科学,咱们一起聊聊那些有趣的科学话题。
首先,我们知道生命的存在绝对不仅仅是巧合。更多的是它存在的原因,想要了解外星生命,我们就必须先了解自身,了解地球。地球之所以存在生命体完全在一起,它的环境非常好。起=二,它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其三,它围绕着一颗脾气缓和的恒星公转!因此我们需要从以上的特征中来寻找外星人。
首先我们想要找到外星人,我们需要寻找的一颗质量和太阳相同的恒星,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依靠恒星的质量计算出恒星的可宜居带区域,通过使用行星凌日法观测该区域,如果我们发现了光谱的异常,那就代表,这个区域内存在着一颗行星,但是我们却不知道这是类地行星还是气态行星。
其实是类地行星和气态行星非常的好分。原因在于它们的质量不同。类地行星质量非常的小,因此它的公转速度不会太快,反之质量越大的物体,它的运转速度就会越快,因为它受到的引力越强,通过计算这种差距,我们就能确定该行星是属于气态还是类地行星。
当我们确定它是一颗类地行星后,我们就要侦测该恒星的光谱特征,确保这是一颗脾气温和的恒星,这样才能为寻找生命体做准备,当我们知道。这是一颗脾气温和的恒星,我们就能通过对它所在星系的物质进行模拟,这样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然后依靠大量的数据进行相互的比较,就能确定该行星的地质特征,比如是否存在大气层、海洋以及它的大气层主要构造等,通过将以上的数据综合起来,我们就能推测,它是否是属于我们寻找的外星人行星。
而以上的推测都得与一个特征,那就是这颗星系必须和我们的太阳系类似,恒星的质量必须和太阳相同或者差距非常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计算出它的可宜居区域的范围和正确轨道,一切前提都建立在恒星上,如果恒星符合特征,那么我们就会去对它的数据进行分析和采集吗,这样我们才能确定是否疑似存在着外星生命体!而这个方式可以过滤掉很多大质量和大体积的恒星!
很多人都相信太阳系之外还有外星人,只是目前的 科技 没有发现。因为在人类而言,宇宙真的太大了,只可观测的都有930亿光年直径,而人类连2光年的太阳系都没有飞出去,就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无知。
单银河系就有20万光年之大,其中的恒星约有1000亿 2000亿颗。由德雷克方程N R* FP Ne FI Fi Fc L(N是银河系中的外星文明数量,R*是银河系中每年诞生的恒星数,FP是拥有行星的恒星比值,Ne是行星系中拥有类地行星的平均值,FI是类地行星中具有生命的行星比值,Fi是具有智能生命的行星概率,Fc是发展到无线通讯的文明概率,L是通讯文明的平均值)。
科学家们由这个方程已经解出了答案,由于代入的数值不同,也得出了不同的结果。最后得出银河系中拥有文明的星球大约是10万 100万个,像人类这样有通讯的文明大约是2484个。当然也很有可能存在比人类文明更发达的外星文明。
然而,宇宙学家霍金曾说过,外星文明极有可能远超人类文明,因此告诫大家不要主动与外星人联系。
可是另一个科学家费米曾发出疑问:他们在哪儿呢?
人类文明发展到现在,却没有发现一个外星人或外星文明,只能凭着一些探测推测可能会有外星文明的星球。
现在我列举我知道的两个可能存在外星人的星球:
仅仅一个银河系就有如此多外星人的可能,那么无数个星系的宇宙呢?或许那些外星人早已进化成人类想都不敢想的形态!
所以,如果哪一天真的发现了外星人,一点也不意外,只是一些自命不凡的人不愿接受还有比自己更聪明的生命而已。
外星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从一个科学术语变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但在地球世界“外星人文化”蓬勃发展发同时,科学界却始终没有找到外星人
上世纪90年代升空的哈勃望远镜,在经过宇航员数次维修后正式开始使用,它拍摄的一系列“哈勃深空”从大尺度上证明了宇宙学的各项同性原则, 也就是说从宇宙的任何一点向远方看去,最后看到的都是数以千万计的星系,这说明宇宙膨胀的十分“均匀”
天文学家估计,在直径930亿光年的可观测宇宙内有着1万亿个星系,而每个星系有至少1000亿颗恒星, 每颗恒星至少带着一颗或者多颗行星,因此宇宙中的行星数量在几十万亿到数百万亿徘徊 ,地球只是其中一个位于宜居带内的普通行星罢了。
目前科学家们虽然发现了若干“系外类地行星”,但今天的技术手段并不能分析出上面有没有外星人
1480光年外的KIC 8462852恒星,被天文学爱好者称为“塔比星”,这颗位于天鹅座的恒星从2013年开始亮度忽高忽低,且完全不像是被行星遮挡的那种忽高忽低, 截止目前天文学界还在研究塔比星的光变之谜,已经天文学家提出了“戴森球”假说。
戴森球最开始是一个科幻装置,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包裹恒星的超级太阳能电池板,它的作用就是吸收恒星所有的光和热来供智慧文明使用, 在卡尔达舍夫文明等级中,戴森球是二级文明的“标配”,而人类目前的水平处于0.73级左右。
所以说单纯从外星文明角度考虑的话,1480光年外的塔比星是最有可能存在外星文明的星系
只能在四至十光年范围内相似恒星内寻找靠谱的数量有限的所系行星上筛网式探测仪寻找。首先从世界科学界公认的四光年比邻恒星探测寻找其内行星分布层上精测是否存在适宜生命的大气层状况,然后一步步以此类推寻找。
最可能是如果那 星系,要是你说假如那就是假如那个星系,科学家真会提问哈哈
可以计算的,环境计算法。当然思维不能限定在生物范畴,生命不等于生物。不要思维狭隘了
这种问题不可估,也不可知!只能通过人的大脑猜测有的“概率”有多远在哪,也不可估!
十亿光年就存在一些不一样的生物,再十亿十亿的排下去,最后就是一个大联合的高级文明世界!
塔比星亮度变暗,会是外星人想和我们通信造成的吗?
在我们银河系中最奇怪的恒星之一周围存在外星人的证据看起来并不乐观。这颗恒星不寻常的变暗现象得到了一些奇怪的理论:其中一种理论推测,是一种外星巨型结构造成了这些光线异常。但是,一项寻找外星人迹象的新研究并没有找到任何证据来支持这一理论。这样一个外星文明,有能力建造一个阻挡恒星的巨型结构,可能会使用激光进行通信。考虑到这一点,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本科生戴维·利普曼(David Lipman)与其他天文学家合作,主要利用公开数据,寻找所在恒星发出的激光特征。他们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没有发现哪怕是低功率激光的证据——即使是我们技术上年轻的文明也可以令人信服地管理这种激光。
博科园-科学科普:该研究报告已被《太平洋天文学会期刊》(journal Publications of The Astronomical Society of The Pacific)接受发表。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本科生李普曼说:虽然结果是负面的,但通过创建和应用这个算法,仍然学到了很多东西,它可以用于其他恒星,这说明你可以利用公开数据做多少事情。2016年天文学家Tabetha Boyajian宣布发现了来自KIC 8462852的怪异行为,KIC 8462852是天鹅座中一颗距离我们1600光年的恒星。这颗后来改名为塔比星,恒星在光线中呈现出奇怪的倾斜,最初是作为猎星计划的一部分被公民科学家注意到,后来对塔比星其进行了分析。通常情况下,恒星亮度的周期性变化是由绕轨道运行的行星或恒星大气中脉动引起。
一个像戴森球一样的外星巨型结构似乎并没有导致我们银河系中最奇怪的恒星之一:塔比星怪异变暗。图片:dottedhippo/iStock/Getty Images Plus
然而在塔比星上,光线的暗淡是不规则和不可预测的。科学家们搞不清楚发生了什么。有些人甚至想象有一个巨大的外星结构周期性地挡住光线,因此这项新的研究重新审视了外星生命起源的可能性。合著者、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天文学家霍华德艾萨克森(Howard Isaacson)说:通过仔细搜索这颗恒星的激光发射,我们正在测试这种亮度变化是否由恒星周围任何类型的人工结构造成的场景,比如戴森球体。如果这种亮度变化确实是由于围绕恒星的人造结构造成,那么创造这种结构的生物可能正在使用光学激光器进行交流。利用加州利克天文台(Lick Observatory)的自动行星探测望远镜(Automated Planet Finder Telescope)提供的数据,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计算机算法,在星光中搜寻可能来自激光束的光线。
考虑到恒星的距离,他们应该能够看到一个由24兆瓦或更大的激光驱动的信号。科学家们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研制激光器。从那时起,激光器被发明出来,它可以传输10亿倍以上的能量——但只能传输1秒的万亿分之一。天文学家还向太空发射激光,以帮助指导望远镜,但这些激光只有大约10瓦,任何外星人都必须在距离地球10光年的范围内才能观察到这些光。自从最初的发现以来,天文学家一直在观察这颗恒星。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注意到不同颜色的光产生的亮度是不一样的,这意味着亮度不可能是由固体物体引起,比如行星或外星巨型结构。
相反,她认为一团尘埃挡住了恒星的光线。天文学家试图弄清楚在这颗恒星前面经过的是什么物质,它是在恒星内部还是在恒星周围,仍在猜测(实际情况)可能是怎样的。这项新研究是“聆听突破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用无线电和可见光扫描银河系和附近的星系,目的是寻找外星生命。科学家们希望通过将恒星算法应用到银河系的其他恒星上,继续围绕其他恒星进行搜索。至于塔比星,即使不是外星人,也会是非常非常有趣,非常新颖的东西。可以说,尽管这让我们的资金遇到了竞争,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的。
高级文明已经出现?距离地球只有1500光年,为何说人类不是他的对手?
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人类可观测的宇宙直径只有930亿光年,这对于宇宙来说只是冰山一角,而人类作为智慧生物生存在地球上,也是非常渺小的,在很早以前人类就猜想,宇宙并不是只有地球文明这一种智慧生物。
为了探索外星文明,科学家一直都在努力,1964年苏联天文学家尼古拉·卡尔达舍夫还设想了外星文明等级,他将外星文明划分了三级,其中一级文明可以主宰这颗行星以及周围卫星能源的总和;二级文明能够收集整个恒星系统的能源;三级文明可以利用银河系系统的能源。
从卡尔达舍夫等级来看,外星文明是非常高级的,人类文明根本无法与他们相提并论,虽然卡尔达舍夫等级只是一种设想,但是不少科学家都认可外星文明的文明程度是非常高级的。
霍金在生前也曾多次警告人类不要探索外星文明,因为人类对外星文明一无所知,一旦外星文明比人类文明高级的话,那么人类文明必然不是外星文明的对手,所以盲目探索外星文明是有风险的。
不过在2011年,一些天文爱好者们在观测恒星时,却发现了一颗奇怪的恒星,据悉这颗恒星编号为KIC 8462852,俗称塔比之星,它位于天鹅座中,距离地球只有1500光年,而它被认为是“戴森球”,倘若它真的是“戴森球”的话,那么这将意味着高级文明已经出现了。
“戴森球”是1960年由弗里曼·戴森提出的,它是由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完全包围恒星并且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戴森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会利用“戴森球”,来获取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一般恒星的亮度都会有周期性变化的,但是这颗塔比星亮度有数个非周期性的小骤降,而且每次降低的强度是不一致的,它的非周期性变化令科学家感到困惑,因此有不少科学家怀疑塔比星与高级文明有关。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塔比星并非变星,而它的光度变化确实难以解释,因此有很多科学家认为,先进的文明可能会在该恒星四周建设这种结构体,用以将恒星发出的光转换成能量使用。
或许这也是人类探索地外文明的线索,不过这也是科学家的一种猜想,至于它是不是高级文明的“戴森球”,目前并没有确切的答案。即使高级文明是存在,以人类的能力来看,我们也未必能够找到他们,毕竟宇宙实在太大了,想要寻找外星文明堪比大海捞针。
况且人类也未必是外星文明的对手,刘慈欣在《三体》中也讲述了黑暗森林法则,每个文明都在宇宙中隐藏自己,一旦暴露就会惨遭其他文明的猎杀。那么大家对于外星文明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留言。
塔比星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塔比星 知乎、塔比星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