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如何推广网络机房,以及网络产品如何推广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 1、我想做国外idc,请问如何做国外机房或者空间的代理。
- 2、机房的发展变革是怎么进行的?
- 3、如何对机房进行规划
- 4、如何有效管理机房设备
- 5、网络机房建设方案
- 6、机房建设和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什么?如何做?
我想做国外idc,请问如何做国外机房或者空间的代理。
国外没有代理之说。你想衫链靠出售国外空间赚钱,方式有两种。
1、CPS提成
注册主机商的推广联盟雀塌贺,别人通过你的推广链接购买,获得一定提成。
2、租用独立服务器,安装主机管理和销售软件,成为一个完全自主的IDC
如果还有什么要问的可以百度HI联系我,(如果你够聪明上面内容就足够了。这是商业问题,再具体的事情我不会免费说的。所以没事就顷派别打扰我了)
机房的发展变革是怎么进行的?
机房发展与电子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客观需要息息相关,与国家的信息产业政策息息相关,与国家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息息相关。划分机房的发展阶段有很多方法,以十年为一代的时间顺序作为阶段划分,虽不是十分科学,但最容易被普及和接受。
早期机房(1960~1980)这个阶段,计算机技术经历了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进程。由于当时我国的国情,计算机主要还是国产为主,用于国防,科研和一些特殊的领域。这一阶段较有扮戚氏代表性的事件有:1959 年9月,我国第一台大型电子管计算机104机研制成功;1965 年6月,我国自行设计的第一台晶体管大型计算机109乙机研制成功;1974年8月,DJS 130小型多功能计算机研制成功,共生产了1000台;1978年初,以Intel 8080为CPU,配有工业过程控制I/O部件的DJS-054微型控制机研制成功。这个时期的计算机机房中,设备对运行环境的要求非常苛刻。厅散这时还没有专门的机房场地国标,主要由计算机的研制人员设计机房条件,每种机器都有专门的机房场地组。中期机房(1980~1990)这个阶段的计算机技术经过多年的积累,终于驶上了用硅铺就的信息高速公路。微机、超微机、小型机、中型机、大型仔枯机、超大型机一应俱全。同时,我国也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通过对外交流、对内引进,计算机脱去了神秘的外纱,开始进入各个应用领域。这一阶段较有代表性的事件有:1980年10月,MS-DOS/PC-DOS开发工作开始;1982年,Compaq公司发布了IBM-PC兼容机;1983年12月,我国第一台PC机——长城100 DJS-0520微机通过鉴定;1988年,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套国产以太局域网系统;1989年World Wide Web创立。中国的金融系统这个时期也引进了IBM、宝来、日立、布尔等公司的多种设备,用于满足金融信息化的需要。也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机房的国家标准《计算机站场地技术要求》GB 2887-1982。机房专用标准的颁布,有着划时代的意义,机房建设开始有了统一的规范和要求,机房的建设从手工作坊式的一种机器一个做法,逐步走向了由专业机房工程公司建设,进行工业化、标准化的建设方式。这个时期还颁布了第一部关于机房的安全标准《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9361-1988。
如何对机房进行规划
一、工矿企业机房及网络特点与规划原则
随着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企业计算机应用不断的深入、旦脊岩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数据中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为保障计算机、服务器和存储设模御备等的安全、正常运行,需要正确规划机房的建设。
1.工矿企业机房、计算机及网络特点
(1)计算机硬件及其配套设备所处环境要求较高、根据用户不同、应用不同,计算机配置区别较大,多数工矿企业机房均是在原办公室基础上改扩建的,各部门之间计算机分布较零乱。
(2)系统软件及应用软件种类多。针对不同的工作需要,安装Windows98操作系统和Novell、Windows NT等网络操作系统。其他的系统软件还有各种程序设计语言系统等,应用软件包括办公文字处理软件、企业管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软件、各种专用软件和财务软件等等。
(3)管理维护量大。在工矿企业中计算机一般都是全天性使用的,部分部门还要经常加班。计算机及相应设备使用率大于通常的各种机器,容易出现各种软硬件问题。
(4)易造成病毒的传染。由于网络庞大、各部门之间分布较广等原因,给病毒的传染提供了途径。
因此工矿企业中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种半开放式的局域网络系统,机房是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正常运行野丛的必要条件和保障。自然灾害;供电状况、软硬件故障、人为破坏和计算机病毒等都会给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造成危害,为确保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正常的工作任务,在规划机房的建设时对软、硬件的建立和建设必须要有充分的考虑和安排。软件建立是指:必须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健全安全防范组织,制定规章制度,完善计算机的安全工作(如操作系统、网络软件、应用软件等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和数据安全),计算机病毒防治等;硬件建设是指:实体安全,如机房环境、电力供应和电力保障、硬件设备、防火、防灾措施和灾害报警等等。
2.机房规划的基本原则
主机房和各机房环境及设备的安全管理涉及到场地的选择、防火、防水、防静电、防雷击、防辐射、报警及消防设施等方面,同时应对装修、供配电系统、空调系统、电磁波防护、消毒等方面提出要求。
(1)场地选择 计算机主机房在主建筑内应为独立区域,周围100m内不得有危险建筑,应尽量避开磁场的干扰,尽量远离强振动源、强噪声源和大功率设备等。
(2)环境条件 严格保持机房条件参数在规定的范围内,如温度保持在20℃~25℃,湿度保持在40%~60%,清洁度要求机房尘埃颗粒直径小于0.5μm,空气含尘量平均小于104颗/L等。
(3)消防及报警 机房内应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以及气体类灭火装置。
(4)预防雷击 机房内所有设备(包括配电系统、通讯设施)应安装防雷设施。
下面笔者将对机房规划中供配电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
二、供电要求
在工矿企业中电力供配情况较为复杂,计算机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有其本身的特点,概括起来主要是:连续、稳定、平衡和分类。
(1)连续 就是指电网不间断供电,但瞬时断电的情况时有发生。瞬时断电时间在国内尚无标准,我们一般采纳4ms。
(2)稳定 所谓稳定主要指电网电压稳定,波形失真小,在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中共分3个等级,如表1所示。
表1 电压、频率波动及波形失
(3)平衡 主要是指三相电源平衡,即相角平衡,电压平衡和电流平衡。在国家标准《计算机场地技术要求》中末列出三相不平衡的允许值,但有些计算机的生产厂家对此项有明确要求。
(4)分类 所谓分类就是对计算机和外围设备、辅助设备的供配电分开进行。其一是设备供电系统,它是根据计算机设备的供电要求,合理地选择电力设备保护开关等,构成符合计算机设备要求的配电系统;其二是辅助供配电系统,这是为了保证计算机设备能正常运行的其它设备,如空调、动力设备、照明设备和测试设备等。
三、计算机系统供配电技术
供电电源直接关系到计算机软硬件能否安全运行,所以对计算机供电电源的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常用的供配电方式分2大类。
图1 实际配电例
(注:三相配电柜为带有过压、过流、三相平衡、缺相等保护的三相配电柜)
1.非UPS供电方式
(1)直接方式 把变电站送来的工频交流电直接送给计算机设备配电柜,然后再分给计算机的各部分设备。
采用直接供电方式时,为了减少电网因负载变化而引起干扰,一般采用专用供电线路,即该供电线路不得接任何可能产生干扰的用电设备。直接供电的优点是,供电简单,设备少,投资低,运行费用低和维修方便等;其缺点是对电网要求高,易受电网负载变化的影响等。
(2)隔离供电 隔离供电是在交流进线后加一隔离变压器,然后再送给计算机。这种供电方式的特点是,电源设备运行可靠,操作维修方便,投资少,且对机房无特殊要求。不足的是:频率波动不能控制,且电网停电后该系统不能连续供电,因此只适用于小型机房、微机或一般场合。
(3)交流稳压器供电 市电经电子交流稳压器后,再供计算机使用,这可以减少许多暂态冲击、幅度波动和电压脉冲。好的稳压电源输出电压精度在3%以内,小型微机房使用较多,缺点是市电中断时不能连续供电。
2.UPS供电方式
不间断电源(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伴随着计算机的诞生而出现,并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壮大而逐渐被广大计算机用户所接受。UPS在市电供应正常时由市电充电并储存电能,当市电异常时由它的逆变器输出恒压的不间断电流继续为计算机系统供电。使用户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计算机关机前的所有准备工作,从而避免了由于市电异常造成的用户计算机软硬件的损坏和数据丢失,保护用户计算机不受市电电源的干扰。在许多防间断和丢失的系统中,UPS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UPS的功能与作用
在UPS出现之初,它仅被视为一种备用电源,但由于一般市电电网都存在质量问题(如电压涌浪、电压尖锋、电压瞬变、电压跌落、持续过压或欠压甚至电源中断等),从而导致计算机系统经常受到干扰,造成敏感元件受损、信息丢失、磁盘程序被冲等严重后果。因此,UPS日益受到重视,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稳压、稳频、滤波、抗电磁和射频干扰、防电压冲浪等功能的电力保护系统。尤期是我国目前电网的线路及供电质量并不很高,抗干扰、抗二次污染的技术措施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UPS在我国计算机等精密设备上的保护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
UPS的保护作用首先表现在对市电电源进行稳压,此时UPS就是一台交流市电稳压器;同时,市电对UPS电源中的蓄电池进行充电。UPS的输入电压范围比较宽,一般情况下从170V到250V的交流电均可输入;由它输出的电源的质量是相当高的,后备式UPS输出电压稳定在±5%~8%,输出频率稳定在±1Hz;在线式UPS输出电压稳定在±3%以内,输出频率稳定在±0.5Hz。当市电突然停电时,UPS立即将蓄电池的电能通过逆变转换器向计算机供电,使计算机得以维持正常的工作并保护计算机的软硬件不受损害。
(2)UPS的分类
目前,UPS电源工业主要提供两种UPS电源:后备式和在线式。如果再细分,还有在线互动式和后备式方波输出式电源等种类。
后备式UPS电源在市电正常时负载由市电经转换开关供电,当市电系统出现问题时才会由UPS的电池经逆变器转换向负载供电。后备式UPS电源其主要优点是价格便宜。目前大部分的后备式UPS都是一些低功率UPS,一般不到1kVA。
在线式UPS电源当市电正常时,供电途径是市电→整流器→逆变器→负载。市电中断时的供电途径是电池→逆变器→负载。因此不论外部电网状况如何,总能够提供稳定的电压。这种UPS价格比后备式UPS贵些,容量从1kVA~l00kVA以上。
四、计算机机房安全接地系统
计算机系统的地线是保证计算机安全运行的一个重要措施,地线接法是否合理,将影响计算机的稳定可靠运行。同时地线亦能保护在发生事故情况时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1.计算机机房接地种类
计算机系统的大小、种类不同,对地线的要求也不同,大中小型计算机比微型计算机要求高。概括起来有:工作接地、安全接地、直流接地、静电接地、屏蔽及建筑物防雷保护接地。在实际应用中,并非所有的计算机机房全部具备上述接地种类,一般根据计算机的工作性质和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1)交流工作接地是指交流电源的中性线,接地电阻R<4Ω。
(2)安全保护接地是指设备外壳的安全接地线,接地电阻R<4Ω。
(3)直流工作接地是指计算机线路的逻辑接地,即直流公共连接点,R<1Ω。
(4)静电接地是指为了消除计算机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电荷而设的一种接地,R<100Ω。
(5)屏蔽接地主要有两个作用,防止计算机处理信号被窃,防止外界电磁场干扰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屏蔽接地是将设备屏蔽体和大地间用一低阻导线连接起来,形成电气通路,为高频干扰信号提供低阻抗通路。屏蔽接地电阻R<2Ω。
直流地与交流地、防雷接地要相隔10m~30m距离为宜,以防相互干扰。
2.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安装要求
(1)接地材料选用铜材为好,选用镀锌钢材也行。铜板接地极的埋设要求铜板深挖竖埋在2.5m以下,离地面0.8m以下。土壤条件差,如砂石太多时,应加添草木灰、除阻剂或更新土,但不宜放盐(因盐易使土壤结块)。
(2)为减少接地电阻,接地体的所有连接部分必须采用焊接,须用螺栓连接的地方,螺栓必须是镀锌材料。
(3)为了使计算机直流接地有统一的参考点,所有计算机直流接地应接到同一个接地装置上。
(4)为保持稳定的系统信号及可靠的安全接地,机房内所有电源插座的极性必须保持一致。
(5)为保证系统安全,严禁在电源插座内将交流工作地与安全地连接在一起。
五、计算机机房的防静电措施
众所周知,计算机设备基本上是由半导体元器件构成,诸如CPU、ROM、RAM及大规模集成电路都是MOS工艺,对静电特别敏感,静电是引起计算机故障的重要原因之一。静电对计算机的影响有两种表现形式。
(1)造成器件损坏;
(2)引起计算机的误动作或运算错误。
静电引起计算机误动作或运算错误,是由于静电带电体触及计算机时,对计算机放电,有可能使计算机逻辑原件引入错误信号,引起计算机运算出错,严重者将会引起程序紊乱。静电对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也有明显地影响,会引起显示器图像紊乱,模糊不清。此外,静电还会引起打印机走纸不顺等故障。如何防止静电的危害,不仅涉及计算机设计,而且与计算机机房的结构和环境条件有关。计算机房防静电措施有以下方面。
(1)在静电防护要求较高的计算机房内,应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对抗静电活动地板的要求有:
1)电气性能应符合GB6650—86《计算机房活动地板技术要求》中的A级标准;
2)地板贴装表面应牢固,不起皮,不起泡,不起皱,磨擦静电电压低于100V,静电压从5000V衰减到100V的时间小于0.1s;
3)减震肢条应是防静电的,其体积电阻率PV应为(105~108)W/cm;
4)地板支撑至少有两处以上与静电地板可靠连接,接头采用铜焊片并作锡处理;
5)地板基材最好采用全钢,铝合金或中密度纤维板,吸水性小,变形小,强度好,铝合金包底包边,起到很好的静电屏蔽作用,防止外界强磁场的干扰。
机房绝不允许铺化纤地毯或人造革地板。
(2)机房内墙壁与吊顶不允许使用普通贴墙纸及普通塑料制品,最好先用铝合金材料作表面装饰,吊顶选用铝箔石膏板材,并可靠焊接于静电屏蔽罩,防止外电磁场的干扰,有利于电荷及时泄放。
六、机房的安全管理
要搞好机房安全管理,必须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和集体力量。机房安全管理工作琐碎繁杂,既要面向大量的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等等,又要保证全部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因此要不断地提高机房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法制观念,从机房环境管理、硬件设备管理、软件系统及数据管理、计算机病毒防治等方面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这样才能给企业提供优良的环境,保证计算机发挥应有的效用,才能保障企业高效管理与科研工作的正常开展。
通常根据企业的状况来制定有关规定。基本原则为:实施安全管理时应当遵循国家有关法规规定,在确保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保护好本单位的利益,同时应接受有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一般包括:机房门卫管理,机房安全工作,机房卫生工作,机房操作管理,机器档案记录,运转情况记录,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记录,计算机病毒的防护工作,建立有效的级别、权限,并严格进行数据存储的管理和硬盘数据备份等工作。
七、结束语
本文介绍了计算机机房规划和建设的要点和规范,随着机房设备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将在自动化、智能化和远程遥控等方面有新的发展,使计算机机房规划和建设更加安全、可靠、简单和实用。
如何有效管理机房设备
一、机房日常运维管理
1、运维人员每天在8:30到达机房进行设备巡检,每天17:30下班后再次进行设备巡检,并在《设备日巡检记录表》中进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上报机房主管人员,并联系相关产品服务商获取技术支持。
2、对任何异常情况及其处理操作应在事件单中被记录,为日后的问题管理提供依据。
3、机房运维人员每天上、下午均应合理安排时间在机房查看设备运行状态,包括内存、硬盘、CPU等系统资源状态,如出现资源运行异常,应查看相关系统设备运行进程并转入事件管理流程进行处理。
4、保持机房整洁、卫生。所有设备摆放整齐有序,不得将任何废弃物品留在机房内。不得存放与工作无关的物品,机房的物品不得私自带走。
二、机房网络安全管理
1、新购置的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应当认真经过安检。使用之前采取防止病毒感染措施,试衫弊运行正常后,再投入正式运行。
2、机房设备严禁连接互联网。
3、对于网络设备和服务器,要制定不同的用户账号,赋予不同的用户操作权限,并予以登记、备案。禁用guest账户,删除服务器中的多余的、过期的以及共享的账户。必须定期统计相关信息和操作状况,并向上级领导。
4、设置登录服务器的操作超时锁定,超过10分钟不操作即锁定,需要重新认证后登录。
5、系统中所涉及的涉密服务器、终端、以及应用程序的本地登录和远程登录必须进行用户身份鉴别,并与安全审计相关联,保证系统内安全事件的可查性。
6、禁止任何部门和个人严禁进行渗透测试,严禁攻击其它联网主机,严禁散布病毒。
7、严格执行计算机操作规程和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防病毒教育。
8、网络服务器应当安装防火墙系统,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9、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检测必须指定专门的技术和管理人员负责;负责人员必或谨族须定期对网络安全和病毒检测进行检查。定期采用国家相关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检测工具对系统进行安全性检测,检测工具和版本应及时更新。对于发现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全隐患,必须及时从系统软件开发商和应用软件开发商获取相关的补救措施,如安装补丁软件、制定新的安全策略、升级病毒库等。
三、机房硬件设备安全管理
1、机房运维人员必须熟知机房内设备的基本安全操作和规则,特别是对服务器、交换机进行熟悉操作,做到及时维护。
2、应定期检查、整理设备连接线路,定期检查硬件运作状态(如设备指示灯、仪表),定期调阅硬件运作自检报告,从而及时了解设备运作状态。
3、禁止随意搬动设备、随意在设备上进行安装、拆卸硬件、或随意更换设备连线、禁止随意进行硬件复位。
4、禁止在服务器上进行实验性质的配置操作,如需要对服务器进行配置,应在其他可进行试验的机器上调试通过并确认可行后,才能对服务器进行准确的配置。
5、对会影响到全局的硬件设备的更改、调试等操作应预先发布通知,并且应有充分的时间、方案、人员准备,才能进行硬件设备的更改。
6、对重大设备配置的更改,必须首先形成方案文件,经过讨论确认可行后,由具备资格的技术人员进行更改和调整,并应做好详细的更改和操作记录。对设备的更改、升级、配置等操作之前,应对更改、升级、配置所带来的负面后果做好充分的准备,必要时晌陆需要先准备好后备配件和应急措施。
7、不允许任何人在服务器、交换设备等核心设备上进行与工作范围无关的任何操作。未经上级允许,不得对核心服务器和设备进行调整配置。
8、硬件设备出现故障时,应填写好《硬件设备维修故障登记表》,详细填写故障状况及故障原因,并报修,故障处理结束后,因填写处理情况及结果,交由上级验收、签字后,存档备查。
9、存储过涉密信息的硬件和固件应到具有涉密信息系统数据恢复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
10、不再使用或无法使用的设备应按照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的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报废处理,并记录最终去向。
四、机房软件安全使用管理
1、设立计算机软件管理台帐,对每套计算机软件进行登记,并纳入资产管理。
2、妥善保存计算机软件介质、说明书、使用许可证(或合同)等资料。
3、根据操作说明,正确使用各类应用软件。
4、须安装非专用软件,须经上报并检测、办理安装使用备案手续。
5、软件必须由专人来保管,禁止任何人员将机房软件私自拷贝、随意向外传播。
6、任何在用软件的升级均需主管人员书面批准。
五、机房资料、文档和数据安全管理
1、资料、文档、数据等必须有效组织、整理和归档备案。
2、硬盘、软盘、光盘、磁带、带存储功能的设备等涉密信息存储介质应按照所存储信息的最高密级标明密级。
3、禁止任何人员将机房内的资料、文档、数据、配置参数等信息擅自以任何形式提供给其他无关人员。
4、对于牵涉到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重要信息、密码、资料、文档等必须妥善存放。外来工作人员的确需要翻阅文档、资料或者查询相关和数据的,应由机房相关负责人代为查阅,并只能向其提供与其当前工作内容相关的数据或资料。
5、重要资料、文档、数据应采取对应的技术手段进行加密、存储和备份。对于加密的数据保证其还原行,防止遗失重要和数据。
6、严禁使用计算机、终端机、因特网为无关人员查询、调阅涉密数据;存有秘密信息的磁盘、光盘,严禁外借、复制;不得向无关人员提供网络入口及口令。
7、调动工作时,必须将自己经管的涉密文件、资料和使用的保密笔记本上交,并递交在调离后一定期限内不失密泄密的保证书。
8、发现失、泄密现象,要及时上报。
9、不再使用或无法使用的涉密信息存储介质在进行报废处理时,应进行信息消除或载体销毁处理,所采用的技术、设备和措施应符合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的有关规定。
六、机房保安管理
1、中心机房应采取有效的门控措施,并装备“三铁一器”。
2、出入机房应注意锁好防盗门。对于有客人进出机房,机房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负责客人的安全防范工作。最后离开机房的人员必须自觉检查和关闭所有机房门窗、锁定防盗装置。应主动拒绝陌生人进出机房。
3、工作人员离开工作区域前,要保证服务器、交换机等设备控制台的密码处于锁定状态。
4、运维人员要严格执行人员出入登记制度,不得邀请无关人员到机房参观,外单位系统、线路维护人员要进入机房需提前与管理人员联系,批准后方可由管理人员陪同进入,并填写《人员出入登记表》。
5、外来人员进入必须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全面负责其行为安全。
6、未经主管领导批准,禁止将机房相关的钥匙、保安密码等物品和信息外借或透漏给其他人员,同时有责任对保安信息保密。对于遗失钥匙、泄漏保安信息的情况即时上报,并积极主动采取措施保证机房安全。
7、机房人员对机房保安制度上的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有责任及时提出改善建议。
8、绝不允许与机房工作无关的人员直接或间接操纵机房任何设备。
9、出现机房盗窃、破门、火警、水浸、110报警等严重事件时,机房工作人员有义务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时间到达现场,协助处理相关的事件。
七、机房用电安全管理
1、机房人员应学习常规的用电安全操作和知识,了解机房内部的供电、用电设施的操作规程。
2、机房人员应经常学习、掌握机房用电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机房应安排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定期检查供电、用电设备、UPS设备。
3、机房人员应定好UPS放电计划,对UPS的放电时长做出准确的评估,并做出更换或修复UPS计划报告相关人事。
4、运维人员定期检查UPS各项运行参数、负载、电池容量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处理,并做好记录。
5、严禁随意对设备断电、更改设备供电线路,严禁随意串接、并接、搭接各种供电线路、严禁把电源排插散落在地。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必须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机房内的电源开关、电源插座要明确标出控制的设备。
6、在使用功率超过特定瓦数的用电设备前,必须得到上级主管批准,并在保证线路的保险的基础上使用。
7、在发生市电报警要尽快赶往机房查看,并通告相关人员。事件处理完后,应及时复位市电报警设备。
8、在外部供电系统停电时,机房工作人员应全力配合完成停电应急工作。当需要发电机发电时,应计算好机房用电功率合理选择发电机型号发电,严禁发电超负载供电。
9、定期(不长于三个月)对供电设施进行检测与检修,保障供电正常。
八、机房空调管理
1、为保证设备良好的工作环境,应保持合适的机房温度和湿度,机房温度应保持在22℃--26℃,机房湿度应低于70%。
2、空调运行时,巡检人员按时检查各项运行参数、状态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调整处理,并做好记录。
3、定期进行空调机的清理,防止因散热不良造成空调的工作异常。
4、配备备用电风扇,以防止空调出现故障时机房温度的快速上升。定期进行备用电风扇可用性检查。
5、每年春秋换季期对空调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保养,确保机组的正常运行。
6、每天巡检一次,确保空调系统正常运行,如发现故障应及时上报。夏季要提高巡检频率,每天两次,上下午各一次。
7、机房维护人员应懂得进行一些必要的空调降温手段,以便在出现温度升高的状况下能通过辅助手段降低温度上升的速度。
九、机房消防安全管理
1、机房工作人员应熟悉机房内部消防安全操作和规则,了解消防设备操作原理、掌握消防应急处理步骤、措施和要领。
2、消防设备应放在显眼易取之处,任何人不能随意更改消防系统工作状态、设备位置。需要变更消防系统工作状态和设备位置的,必须取得主管领导批准。工作人员更应保护消防设备不被破坏。
3、每日对火灾重大风险点如蓄电池组进行巡检,检查内容包括电池是否漏水,有无发热异常,电极触点是否连接正常。
4、插座及蓄电池附近不得摆放纸箱、说明书等易燃物品。
5、应定期消防常识培训、消防设备使用培训。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即时采取措施解决,不能解决的应及时向相关负责人员提出解决。
6、严禁在机房内吸烟和使用明火,如因线路或其他原因引起明火,应及时拨打119和通知相应负责人迅速解决问题。
7、定期检查消防设备状态,保证消防设备可用性。
十、机房应急响应
1、机房停电时,UPS设备将为机房设备提供电力支持,但UPS能够提供的电力有限,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具体如下:
在停电时,有短信报警机制通知到机房维护人员,维护人员应马上通知机房主管人员,并在一小时内赶回机房。
机房维护人员积极配合主管人员协调各供电电路运维方及时检查处理市电回路故障。
按照《基本业务服务设备列表》,只保留基本业务服务设备运行,对其余设备进行关闭。
当UPS电力不足时,应及时关闭所有设备,避免突然断电造成的系统设备故障。
2、当机房温度升高时,为保护各设备,需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达到温度阈值时,应有短信通知机制通知机房维护人员,维护人员一小时内到场,马上启用备用电风扇。
当机房温度超过28℃时,维护人员应立即通知主管人员并积极协调空调维护商尽快处理。
在温度超过35℃时,可以根据《基本业务服务设备列表》关闭非基本设备,只提供基本业务服务设备运行;
当机房温度超过40℃时,应当关闭所有系统设备运行。
3、火灾不像供电及空调故障那样存在一段缓冲期去处理或减少影响,对无人值守机房来说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导致重大财产损失。对于机房火灾应当是预防为主,因此必须重视每日的蓄电池组巡检。当机房发生火灾时,本着先救人,后救物的思想原则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具体如下:
有报警机制通知到所属地区消防部门,并通知到机房维护人员及主管人员。并根据预先制定的火灾发生时联系人目录通知到位。
到场后立即断开电源,防止由于电源引起的火情进一步扩大。
寻找安全的地点监控火情,并积极配合消防人员应对火灾。
4、设备发生故障时,使用备用设备替换现有设备,并保证新设备配置和用户密钥与旧设备一致、保证新设备配置和数据与旧设备一致。
5、传输线路干路发生故障时,请及时联系网络供应商,对线路进行检测维修。
6、发生不可预见的紧急请况时,及时向主管人员汇报,并与相关技术人员联系,采取妥当的应急办法进行应急处理。
网络机房建设方案
1、千兆网线、水晶头、交换机、网卡
2、布线方案与普通的没有差别
3、106台机器除24口交换机=台数+1级交换
4、根据交换数量以及机器分布位置划出草图,最后用软件将图做出来,实在枝庆不会用word也可以做
5、辅料大多有机柜、线槽、PVC管。
关轮空于思路就帮你理到这,其它的,要你自己去完成吧。锻炼一下自己的大脑,和运用学过的知识腊搭瞎。
机房建设和网络建设主要包括什么?如何做?
首先要明确网络建设的需求是什么,比如是IDC机房(用来服务器托管),数据中心机房,传输机房(作为数据远距离传输的中间节点),不同机房需求是有很大差别的,但是不同的机房大体需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根据网络建设需求明确采购的网络设备类型
建设机房首先最重要的就是考虑采购哪些网络设备,如果是普通数据中心机房可能需要采购大量交换机散稿和服务器。
二、机房电力系统和机房的备用电力系统
网络设备都是耗电的,网络要具备高可靠和高可用行,电力如果设计有问题,一切都是空谈,同时根据机房的重要程度冲空孝 还需要考虑是否需要备用电力系统,一般备用的电力系统供电为铅蓄电池,正常情况下电池处于充电状态,当正常电源异常会切换到电池供电状态。
三、机房的空调设备
机房由于有大量设备,散热是很严重的,为了不影响设备运行稳定性还需要空调设备,同时标准机房的温度和湿度都是有明确要求的。
四、光缆
在建设机房的同时,光缆同时要到位,否则机房只是一个独立的孤岛,需要通过光缆和其他机房局点进行互联。
五、其他
设备机柜根据实际情况采购。
以上5点,每一点都需要专业的工程成员设计施工,完成之后设备还需要进行联调,测试等一些列的工作,中间设计的细节就更多了,欢迎补充和亏辩讨论。
关于如何推广网络机房和网络产品如何推广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