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电商如何带动乡村振兴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三农问题逐渐显现,适时出现的农村电子商务能帮助农业发展吗?
随着农村城市化部分农业发展不景气,甚至出现了退步,然而当农村电子商务出现的时候,三农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农业开始逐步发展,这也说明农村电子商务为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成为了一剂强心剂。虽说它能为农业带来新的活力,但同样有人质疑农村电子商务是否真的能帮助农业发展?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意义
农村电商的出现是电商各大平台的逐步延伸,也是因为电商平台的强力发展从而引领了农村电商的出现。因此从各方面而言,它是极具发展意义的,它有效激活了各大市场,同时为农业带来了新的生命力,让人们在城市化的发展环境下看到了农产品背后的农民。农村商务的发展趋势是将各大农作物带到平台,减少了中间商,同时滑腔让远在城市的人们能够通过各大电商平台直接购买农产品。
在该发展趋势下,农村经济得到极大进步,当整体大经济环境得到了急速发展的时候,农民的基础生活得以保障,因此能够促进农民生产积极性同时提高农业的真正发展。由此来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并不是很快,但是他却能从基础为农民带来极大的发展条件,并且农村电商的发展有助于农村资源整合,因此获益的并不仅仅是农民,而是在该产业芹基链上的所有人。再者而言,农村电商的出现帮助农民减少了各种流通成本,同时拓宽了消费市场,让农民的消费对象不仅局限于线下市场,更是能在线上拓宽各种渠道。
二、部分农民缺乏电商意识
虽然从根本来说农村电商的出现的确能解决一部分三农问题,但还需要面临几大难题,比如农村经济条件不佳,人们的电商意识不强,因此当农村电商真正走进农村,短时间是无法发挥成效的。当农村电商出现的时候说明是大势所趋,说明能够解决三农问题,所以当务之急是吸纳人才,帮助农民解决电商问题以及解决各个流程。
因为大部分农民的思想未能得到转变,再加上对农村电商的不了解,所以早期发展农村电商将成为一大难题。所以想要真正利用农村电子商务帮助农民发展并解决问题,一定要完善各基层设施,尤其是网络问题,部分农村网络基础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农村电商发展道路上举步维艰,综合而言,农村电商仍然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各种基层设施得到完善时,才能更好发挥作用。
三、逐渐完善的各电商平台
排除各种需要面临的难题之外,农村电商能带来较大的效益转化,如今的电商平台趋于完善,甚至出现了许多新型电商,因此农村电商不仅局限于某一个平台,而是能在各大电商平台设置社交平台,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当农村电商的范围不再局限便有了更好的发展可能性,所以三农问题也将在农村电商的逐步发展中得到进一步解决。该趋势的发展不仅是带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同时为农民提供了基层福利,让人们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销售自己的产品,从而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是离不开农民的,因此利用农村电商发展三农是未来趋势,让每一个地域嫌让谨性农产品都能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同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既能够解决城市人们的购买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农村人们的销售,因此从根本而言,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同时是双方互惠互利的成果。
农村电商如何更好发展
1、农村网民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宽带网络环境,基本实现“城市乎搜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2019年,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农村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将加速完善,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也将不断缩小。
2、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连年上升
近年来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连年上升。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最新数据,2019年中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缩小5.9个百分点。
3、中国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7%
国家邮政局于2014年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6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快递服务深入农民生活,呈现出准公共服务的属性。2019年,中国“邮政在乡”“快递下乡”工程持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不断提升,快递服务遍布城乡并开始向村一级延伸。
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55.6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提前一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邮目标;农村地区快递网点超过3万个、公共取送点达6.3万个,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递超过150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20%以上,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8700亿元。
截至2020年9月,全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快递网点,快递网点已覆盖3万多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点”。
4、农村居民网购消费能力有所提升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较为低廉的物价水平、生活成本,使当地人群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财产,城乡收入差距正逐渐缩小。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其中,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在此因素带动下,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9.9%,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快2.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2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47元,下降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430元,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2%。
近年来缓余,中国农村居民的人均可岁哪历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农村地区网购消费增速也明显快于城市。同时,随着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大量触网,农村网购规模持续扩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截至2020年3月,三线及以下市场网购用户占该地区网民比例较2018年底提升3.9个百分点;农村网购用户规模达1.71亿,占网购用户比例达24.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网购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5、农村网络零售额加快上升 东部地区表现亮眼
2019年,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商扶贫等工作深入推进,中国农村电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村网络零售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电商扶贫实现国家级贫困县全覆盖,电子商务积极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中国农村电商经历了前期市场培育,正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19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6.1%,较上年略有提升;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国网络零售2.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3320.9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8.0%,同比增长21.2%。
2020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7668.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6999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684.8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速高8.3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
分地区看,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6.6%、12.0%、9.4%和2.0%,同比增长分别为19.8%、17.1%、17.6%和10.2%。
分省份看,2019年,我国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和山东农村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五,合计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比重为73.6%,零售额前十位省份合计占比为87.2%(见图3-6)。从增速来看,福建、西藏、甘肃、江西、重庆零售额同比增速位列前五,增速均在20%以上。
6、下沉市场崛起 推动农村电商市场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下沉市场”成为电商增量来源。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地理范围大且分散,传统方式的流通服务成本相对较高,是电商平台发挥作用的重要区域。
伴随着下沉市场成为网络消费重要增量市场,根据MobTech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下沉市场网购用户保持快速增长,为网络消费提供了用户基础。2019年“下沉市场”电子商务活跃用户规模接近4亿人,占移动电子商务活跃总数的57.4%,日均使用时长突破1小时。
电商平台通过下沉市场进行有效获客和渗透的同时,持续深耕新零售和本地生活等,不断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麦肯锡《2019年中国数字消费者趋势报告》显示,小镇青年电商购买力超过一线城市,他们正在以品质消费追求生活调性的平权。相比于大城市消费者,中小城市的消费者的价位敏感度更低。下沉市场消费者关注的并不只是折扣商品,价位较高的奢侈品、较难买到的特供和限量产品反而更受青睐。
据麦肯锡机构预测,未来中国中产及富裕家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预计2022年到81%。其中,三四线城市群体,将增长最快。到2030年,中国个人消费将从2016年的29.6万亿元增长到65.3万亿元,超66%的增长来自于下沉市场。
随着中央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低线城市及农村居民拥有了日益强大的消费能力,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预期的新亮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销售增势强劲,成为近几年农村消费的突出亮点,未来十年内,农村电商市场有望反超城市。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电商助农
“互联网+农业”已是三农领域的常用概念,那农业搭上互联网的“快车”,该以什么为抓手?总书记近日就给出了答案——据新华社报道,4月20日,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与柞水县小岭镇金米村的村民交谈时表示:“电商作为新兴业态既可以推销农副产品、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又可以推动乡村振兴,是大有可为的。”
电商“大有可为”,无疑是对电商助农能力的“盖章”:“有可为”指涉的是电商经济对三农的赋能效应,“大”则是着眼于电商助农的“能量值”。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农村地区的发展事关脱贫全局,而农村产业兴旺事关农民收入和乡村振兴的大局。产业兴旺涉及到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而流通则是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键环节。每年收获季节农产品销售难的主要问题还是卡在流通不畅,而这导致农民的损失有时候可达30%,甚至达到50%以上。因此,如何改善流通是乡村产业兴旺的关键之一。
近年来,随着网络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平台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方案轿返。据统计,2014年我国生鲜电商的交易额为289亿元,到2018年上升到了2103亿元,生鲜电商占网络零售的比例也逐年提高。
近年来,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传统大型电商扶贫助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传统电商纷纷推出新的电商产品,推出了一系列商品下行、农品上行的模式。拼多多在其农产品上行优势的基础之上,开始把重点放在提升农产品上行的效率闭胡饥方面,依托其社交电商的优势,发展产地直发模式,实现消费者、农户、平台三赢的格局。
电商助农“大有可为”,既为农业现代化转型提供了“数智化”动力,也为精准助农脱贫提供了互联网路径指引。考虑到今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收官之年,而疫情又给这带来了变量,社会多方更要利用好电商经济托起的助农“能量池”,借力电商的加持作用,让农产品“借网上行”,让农民群体切实收益,也让做弊乡村内在的“发展潜能”被充分激发。某种意义上,电商解决的不只是许多农户的产品销路问题,更是疫情冲击下的生计问题。
电商助农“大有可为”,也需要善用。用好电商提供的数智化动能、带来的赋能作用,涉农要素资源势必能得以更充分地激活,而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基础也能在新动能支撑下夯得更实。
农村电商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农村电商是通过哪些渠道实现的?
然而,从目前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来看,州森我国农村的电子商务模式仍然相对简单,抗风险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的在线和离线连接管理机制,物流不理想,使许多农村电子商务未能生存。因此,如果要发挥农村电力振兴战略在全国的作用,还必须解决农村电力工业自身的短缺问题,在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中,家庭农工产品建立强大的加油站,使用长链系列,这是保证产品质巧迹伏量和物流速度的关键。
改革春风吹孝携大地,农村振兴正是时候!农村振兴离不开工业,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农村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农村电子商务应该怎么做呢?我个人认为,农业电子商务迫切需要做好城市工业品向农村的转移,也要做好农村农副产品向城市的转移; 我们要做好农产品的宣传和销售工作,也要做好质量安全工作。只有做好这两件事,我们才能真正为振兴农村作出贡献。
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农村电力成功的例子是立足于本土产品的特点,生态、安全、高营养价值和原创性成为宣传的战略高地,重京东、淘宝、苏宁电力企业都要拓展农村业务,但真正要做的,还需要“地”,不仅要做好宣传,做好品牌培育,还要引导本土农民规范化、安全化生产。
在实现特色化的同时,应加强技术支持,促进传统零售变量种植模式向订单模式的转变,这必将对农村电子商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于些小型的农业电子商务也要注意培育自己的声誉。感谢吴空邀请回答,到目前为止,没有更成功的农村农业产业区,农产品分散不统,缺乏农村精英,农村电力未来的道路,总结经验探索模式,农村电力企业活力是“卖”,如何销售农产品,好,关键是塑造产品品牌,即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电子商务服务。
关于电子商务如何助力乡村振兴和电商如何带动乡村振兴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