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二十四节气怎么算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推算的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二十四节气的时段怎么计算?
日期计算:通式寿星公式——[Y×D+C]-L。
其中:Y=年代数、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例子:本世纪立春的C值=4.475,求2017年的立春日期如下:[2017×0.2422+4.475]-[2017/4-15]=492-489=3,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几千年来对推动中国农牧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节气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到西汉二十四节气便已完备了。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流传到世界各地。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怎么算节气?
二十四节气与阳历有比较固定的对应关系,即上半年来六、二一,下半年来八、二三,但这是极为粗略的,要想确切知道各年度各节气的日期、时刻,还得去查日历。二十四节气的准确日期和时刻,是由复杂的运算才确定的,这种方法本书不宜介绍。为了满足广大天文爱好者的要求,仅介绍一种推算节气的简易方法,不过这种方法的推算结果和节气的时刻可能有几分甚至十几分钟的误差。
这种方法首先须要知道公历某年各节气的日期和时刻,然后以它为基数向前或向后做具体推算。
向后推:(1)如某年为平年,第二年也是平年,则在第一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上,再加5时49分,就得到第二年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了。它可以写成一个表达式:(平后平)X节气=(前平)X节气+5时49分
例如由1981年(平年)2月4日5时56分立春,推算1982年(平)立春的日期、时刻。
(1982年)立春=(1981年)立春+5时49分
=2月4日5时56分+5时49分
=2月4日11时45分
(2)如前一年为平年,第二年为闰年,则闰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第一年1、2两个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加上5时49分。3月至12月的要减去18时11分。
即:(平后闰)3~12月×节气=(前平)3~12月X节气~18时11分。
例如由1979年(平)3月21日13时X分春分,推算1980年(闰)春分的日期、时刻。
(1980年)春分=(1979年)春分-18时11分
=3月21日13时22分-18时11分
=3片20日19时11分。
(3)如第一年为闰年,第二年为平年,则平年1、2两个月各节气的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的节气内减去18时11分;3至12月内各节气日期、时刻为闰年相应节气日期、时刻上加5时49分,表达式可写为:(闰后平)1~2月X节气=(前闰)1~2X节气-18时11分。
(闰后平)3~12月X节气=(前闰)3~12X节气+5时49分。
向前推:(1)由平年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日期、时刻、算法与由平年推算下一个平年的方法相反。即:(平前平)X节气=(后平)X节气-5时49分。
(2)由平年推算前一个闰年的节气,算法与由闰年推算后一个平年相反。即:(平前闰)1-2月X节气=(后平)1~2月X节气+18时11分。
(平前平)3-12月X节气=(后平)3-12月X节气-5时49分。
(3)由闰年的节气推算前一个平年的节气,算法与由平年推算后一个闰年相反。即:(闰前平)1~2月X节气=(后闰)1-2月X节气+18时11分。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是怎么算出来的?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是采用“定气法”划分。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日期计算
通式寿星公式——[Y×D+C]-L
Y=年代数的后2位、D=0.2422、L=闰年数、C取决于节气和年份。
21世纪立春的C值=3.87
例如:2017年的立春日期
[17×0.2422+3.87]-[(17-1)/4]=7.9874-4=3
所以2017年的立春日期是2月3日。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怎么算的啊?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因此分为24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后不差1~2日。地球每365天6时9分10秒〔精确〕,围绕太阳公转一周,每天24小时还要自转一次。
由于地球旋转的轨道面同赤道面不是一致的,而是保持一定的倾斜,所以一年四季太阳光直射到地球的位置是不同的。以北半球来讲,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天文上就称为夏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时称为冬至;夏至和冬至即指已经到了夏、冬两季的中间了。
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在赤道上时,就分别为春分和秋分,这也就到了春、秋两季的中间,这两天白昼和黑夜一样长。
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扩展资料
24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果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大雪寒梅迎风狂,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
关于二十四节气怎么算的和二十四节气是怎么推算的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