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怎么过重阳节,以及什么是重阳节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古人过节,比我们还接地气,他们是怎么过重阳节的?
1、登高:
古时候,民俗在重阳有登高的习俗,故重阳节也叫“登高节”。流传此风俗习惯起源于汉朝。唐朝文人墨客写下的登高诗许多,基本上都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便是写重阳登高的名作。登高所在之处,并没有划一的相关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也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2、吃重阳糕:
据记载,重阳糕又被称为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比较随便。九月九日天亮时,以片糕搭子女头额,嘴中恋恋有词,预祝儿女百事可乐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本意。有讲究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面板,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合乎重阳(羊)之意。有的则在重阳糕上插一小大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上灯”、“吃糕”替代“登高”的意味,用大红纸旗替代茱萸。现如今的重阳糕,仍没有固定种类,全国各地在重阳节吃的东西绵软糕类都称作重阳糕。
3、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节恰好是一年的秋风送爽,菊花绽放,相传赏菊及饮菊花酒,始于南朝宋大诗人五柳先生。五柳先生以隐世知名,以诗知名,以酒知名,同样以爱菊知名;后代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故时文人士大夫,也将赏菊与饮宴融合,而求和五柳先生更贴近。宋朝京中打开,重阳赏菊歪风风靡,当年的菊花就有许多种类,形态各异。民俗都把阴历九月称之为“菊月”,在菊花傲霜绽放的重阳节里,欣赏菊花变成传统节日的一项重要具体内容。清朝之后,赏菊之习尤其兴盛,并且不仅限于九月九日,但仍是重阳节前后左右更为繁荣昌盛。
4、插茱萸和簪菊花:
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在唐朝就很广泛。古人觉得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能够避灾免灾;或佩戴于臂,或做香包把茱萸放里面佩戴,也有插到头顶的。基本上都是女性、少年儿童佩戴,有的地方,男人也佩戴。重阳节佩茱萸,在魏晋葛洪《西经杂记》里就有记述。除开佩戴茱萸,大家也是有戴着菊花的。唐朝就已这般,各代风靡。清朝,北京市重阳节的习俗就是将菊花枝干粘在窗门上,“消除凶秽,以招吉祥如意”。这也是头顶簪菊的变俗。宋朝,也有将彩缯裁成茱萸、菊花来所赠佩戴的。
5、全国各地过重阳节的习俗:
除了上述比较普遍的习俗外,全国各地也有些与众不同的逢年过节方式。重阳节在陕北高原宣布收种的时节,有首歌曲唱道:“九月里九重阳,收呀么收秋忙。稻谷呀,糜子呀,上呀么上场”。陕北高原过重阳在夜里,大白天是一整天的收种、打场。夜里月上枝头,大家钟爱享受荞面熬牛肉,待吃完晚饭后,我们三三两两地走出校门,爬到周边山上,点上火花,谈古论今,待鸡打鸣才回来。晚上爬山,不少人都摘两把野菊花,回家了插到女儿的头顶,以之辟邪。
在福建莆仙,大家承袭乡俗,要蒸九层的重阳米果,中国古代就会有重阳“食饵”之俗,“饵”始出之点心、米果这类。宋朝《玉烛宝典》云:“九日食饵,饮菊花酒者,那时候黍、秫并收,以因粘米嘉味触类尝鲜,遂成积弊”。明末清初莆仙作家宋祖谦《闽酒曲》曰:“惊悉新春佳节近重阳,纤手携篮拾野香。玉杵捣烂成绿粉湿,耀眼明珠一颗颗唤郎尝”。近代,大家也把米果改革为一种很有特点的九重米果。将高品质晚米用温水清洗,泡浸2钟头,捞起来控干,兑水碾成稀浆,添加明巩(自来水融解)拌和,加红板糖(兑水熬出糖浓液),然后放置笼屉于锅上,铺平清洁炊布,随后分九次,舀入米果浆,蒸多个时即熟出窝,米果面涂上食用油。此米果分九层重合,能够解开,切割成棱角,四边条理清楚,呈半透明体,食之甜软鲜美,也不粘牙,称得上重阳尊老的绝佳礼馔。
重阳节应该怎么过?
重阳节应该到高处的地方去登一登,爬一爬。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重阳节怎么庆祝
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采中草药、遍插茱萸、摆敬老宴、吃重阳糕、制药酒养生、饮菊花酒等活动。
重阳是“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时节,地势越高清气越聚集,于是“重阳登高畅享清气”便成了民俗事象。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每到九九重阳这一日,各地都有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的活动。
扩展资料
各地习俗
【湖北】武昌县于重阳日酿酒,据说此所酿之酒最为清洌,且久藏不坏。应城县重阳节是还愿的日期,甚家皆于此日祭拜方社田祖之神。
【四川】旧时南溪县读书人于此日在龙腾山岑山楼聚会,纪念诗人岑参,称为“岑公会”。民间旧俗,重阳前后要以糯米蒸酒,制醪糟。俗话说:“重阳蒸酒,香甜可口”。
【山西】山西晋南地区自古就有九月九日登高的传统习惯。饱览大好河山,观仰名胜古迹,成为节日的盛举。至今还在民间传诵着“乾坤开胜概,我辈合登高”,“东风留不住,冉冉起峰头”,“九月欣新霁,三农庆有秋”等名言。
【河南】2010年中国民协授予南阳市西峡县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并在西峡建立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重阳文化研究中心”,每年农历九月九日这里都会举办“中国·西峡重阳文化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阳节
关于怎么过重阳节和什么是重阳节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