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新鲜附子怎么炖吃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新鲜附子怎么炖吃效果好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 1、附子炖汤食谱大全
- 2、附子的正确煮法
- 3、生附子如何熬?熬多久才没有毒
- 4、请问附子炖鸡肉应该怎么做?
- 5、新鲜附子怎么吃
附子炖汤食谱大全
当归附子羊肉汤(如果能买到附子的话):
羊肉750g,熟附子4~5克,当归10克,甘草片10克,八角和桂皮少许,生姜2片。
羊肉洗净、切块,焯水去沫;熟附子、当归、甘草片、生姜(去皮)分别用清水洗净,生姜用刀背拍碎。将备用料一齐放入砂煲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慢火煲3小时,调味供用。
附子的正确煮法
附子要先煎一下,用清水冲洗附子。清洗后,将其放入水中,用大火煮沸,然后用中慢火煮沸40分钟。附子又叫乌头或者附片,味道辛辣甘甜,能补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附子具有温脾益肾、助阳导水、祛寒、除湿保暖、止痛的功效。主要适用于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或脾肾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引起的腰背痛、腹痛、便秘等感冒疾病,这些可以用附子治疗。尝起来不麻醉。不要把煎附子的水倒掉,可以与其他药物混合。只需遵循正常的煎煮方法即可。附子要正确煎煮,充分分解其有毒成分。对附子过敏者禁用,有过敏体质的人应谨慎使用,孕妇应谨慎使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和肾病等严重慢性病的患者以及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生附子如何熬?熬多久才没有毒
生附子一般不入煎剂,外用较多。如果要用,则需要煎煮1个小时以上。附子无论煎煮多长时间,毒性仍然存在,只不过由乌头碱变为毒性较小的乌头次碱。附子的毒性正是附子的药性,如果完全无毒,则其药性不在。关键在于控制其用量,一般在10克左右。因医生的习惯和水平不同,有的喜欢用大剂量,最高可以达到50克。私自用药要谨慎,超过10克药店则慎售。
请问附子炖鸡肉应该怎么做?
做法:附子30克装入纱布袋中,母鸡一只放入沙锅中,加适量水烧沸去浮沬,加入药袋、葱、姜、胡椒粉、料酒、盐,用文火炖至鸡肉熟烂,拣去药袋、葱、姜,加入味精即成。
新鲜附子怎么吃
别名:附片、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3至9克(回阳救逆可用18至30克);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高敷;或切片贴敷艾炙。
附子补充信息:
1. 根据炮制方法不同分为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淡附片、炮附片,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潮。
2. 因炮制或煎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容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口腔灼热,发麻(从指头开始渐达全身),流涎,恶心,可能呕吐,疲倦,呼吸困难,瞳孔散大,脉搏不规则(弱而缓),皮肤冷而粘,面色发白,可能突然死亡。
解救方法:1~2%鞣酸洗胃,酌情给予催吐剂;服活性炭(混于水中服下);静脉注射葡萄糖盐水。对症治疗;及时使用尼可刹米等兴奋剂;注意保温;必要时给氧或进行人工呼吸;心跳缓慢而弱时可皮下注射阿托品。
附子适合人群: 阳虚阴盛,真寒假热。 阳盛阴虚,真热假寒及孕妇均禁服。
附子食疗作用: 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气雄行散,可升可降,走而不守
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莠寒除湿,止痛
主治亡阳欲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寒厥头痛,阴火喉痹,心腹冷痛,吐泻久痢,冷结便秘,阴寒水肿,冷积疝瘕,阳虚外感,风寒湿痹,中风挛急,阴疽疮漏。
附子食物相克: 附子反半夏、瓜蒌、白蔹、贝母、白芨;恶蜈蚣;畏防风、黑豆、甘草、黄芪、人参、乌韭。
附子做法指导:
1. 取本品温壮心肾阳气之功,常与人参同用,益气回阳。
2. 用于肾阳不足、阳痿滑精,或阳虚水泛、尿少水肿。常与肉桂等同用。
3. 可治疗风寒湿痹、关节冷痛,常与麻黄、细辛、桂枝、白术、甘草、人参黄芪等配伍。
4. 内服宜制用,外用多生用。服药时不宜饮酒,不宜以白酒为引。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
附子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加快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心肌耗氧量。
附子有扩张血管,增加血流,改善血液循环作用。
附子对血压的影响既有升压又有降压作用,与其所含成分有关。
附子回阳救这之功效主要是以强心抗休克作用为基础。
附子有显著的抗缓慢型心律失常作用。
附子煎剂对急性炎症模型有明显抑制作用。
新鲜附子怎么炖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新鲜附子怎么炖吃效果好、新鲜附子怎么炖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