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风筝怎么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风筝怎么弄才能飞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怎样制作风筝?
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主要材料,选取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根据自己的爱好制成各种各样的风筝骨架,比如蜻蜓状、蝴蝶状。
纸是蒙糊风筝的主要材料,以质薄纤维长而均匀,富有韧性,耐湿耐冲击,色泽白而洁者为佳。把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风筝就做好了。这时,你还可以在做好的风筝上涂上你喜欢的色彩,镶上花边,或者系上丝带,挂上纸环。但不能影响风筝在空中的飞翔,因为附件太多了会使风筝飞翔失衡。
风筝的形状主要是模仿大自然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及几何立体等。而图案方面,主要由个人喜好而设计,有宣传标致、动物、蝶、飞鸟等。
风筝的建造材料除了丝绢、纸张外,还有塑胶材料造的,骨杆有竹篾、木材及胶棒来造。近来有人设计一种无骨风筝,它的结构是引入空气于绢造的风坑之内,令风筝形成一个轻轻飘的气枕,然后乘风而上。中国、马来亚、菲律宾及日本等,也有一种大型的风筝。每到风筝节就将它放到蔚蓝的天空,该风筝尺码由10~20尺不等。骨杆则用大竹竿来造,由百多人来放。
制作风筝,首先我们准备的工具有浆糊、纸刀,材料有竹篾、纱纸条、马拉纸。
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再用刀将竹篾破开,约1/3粗度,然后修半形。因为稍后要将竹篾贴在马拉纸上,如果太粗,竹篾会拉破纸张。同时竹篾太粗,纱纸条就贴不稳。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约为16~23寸。然后将马拉纸裁成一个四方,长约24寸。马拉纸是一种非常粗糙的纸张,最适合作风筝之用。
2.接下来就可以将竹篾贴在纸上,但要记住: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1/3,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再将它贴好。
3.下面一步就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了。
4.风筝的尾巴是风筝平衡的主要工具,当风筝乘风而上时,如果一方较重,风筝就会偏向这方。尾巴最好比较长,因为越长就会使风筝头部升起,使全身受风,平衡斜的一方。
5.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而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怎么做小风筝
1、首先将竹篾浸水,令竹篾软身。用刀将竹篾破开,约三分之一粗度。然后修半形,将修好的竹篾裁成两条长短适当的长度。
2、将竹篾贴在纸上,将长长的竹篾,用纱纸扎在短的三分之一,然后慢慢屈曲,直至长竹篾两端触到纸的对角之上,将它贴好。
3、将风筝的尾巴贴在风筝的下方,较好线与风筝的角度后,就可起放。风筝的丝线可以用牛皮线,棉线,玻璃线等线。辘可分圆线辘及排辘。将线扎在风筝上,要成一斜角。
4、骨架一般用竹子做,把竹子片成细条,长度视风筝大小而定。中轴比横轴长一些,中轴一根和横轴三根排成王字型,中轴后面适当伸出,以做尾巴,横轴中间的一根比其它两根长一些,然后用结实质轻的棉线把王字扎紧。
5、糊纸,根据个人喜好裁出风筝形状,画上喜爱的图案,用胶水或其它粘剂粘上,系上线轴即可。
风筝制作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墨子和鲁班以木材制成鸟禽状器械,放之能飞,称为“木鸢”。汉代开始以竹篾扎成鸟禽状骨架,上糊以纸,称为“纸鸢”。后来又在纸鸢上附加竹哨、弓弦,放飞时因风吹而引起哨响弦鸣,声音悦耳,如同鸣筝,故称“风筝”。
在历史上,风筝的用途曾有过多次转换。根据史书记载,风筝的最初功用是用于军事。
到了唐代中期,社会进入了繁荣稳定的发展阶段,风筝的功用开始从军事用途转向娱乐,同时由于纸业的发展,风筝的制作材料也由丝绢转而开始使用纸张。风筝逐渐走向民间,类型也丰富起来。
宋代,风筝的流传更为广泛。当时由于文人的参加,风筝在扎制和装饰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由于社会上对风筝的需求,制作风筝发展为一种专门的职业。
明清时期是中国风筝发展的鼎盛时期,明清风筝在大小、样式、扎制技术、装饰和放飞技艺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进步。当时的文人亲手扎绘风筝,除自己放飞外,还赠送亲友,并认为这是一种极为风雅的活动。
风筝分为硬翅和软翅两种。硬翅风筝骨架不能拆卸,受风力强;软翅风筝骨架可以拆卸装盒,便于保存和携带,放飞时各部件可以自由活动,如“龙头蜈蚣”风筝的龙头双目能转动,利爪能屈伸,鸟禽状风筝可以展开翅翼奋飞云间,金鱼状风筝可以摇头摆尾地缓缓游动,等等。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宫灯、花篮等立体状的风筝。
工艺特色
风筝制作工艺聚集多种手工技艺于一体,由扎作骨架、裱糊、彩绘等环节组成,其中扎作骨架最为关键,骨架扎不好,风筝便无法飞起。裱糊除用绫、绢外,一般常用坚韧受风的绵纸。彩绘在风筝制作中也十分重要,不少彩绘精巧的风筝已被作为艺术品收藏。彩绘颜料中可适当加入桃胶,使色泽更加光亮,同时还能起到防潮的作用。
风筝怎么做?
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准备一张卡纸;
2、然后将纸像下图一样对折;
3、下一步再对折后的纸上画一条线,如下图所示;
4、然后沿着所画的线折。
5、在折纸的另一面按照同样的方法进行折。
6、下图是折好后的样子;
7、下一步用胶带固定2个"翅膀";
8、接着把木支架也固定在上面;
9、然后固定好风筝的背面。
10、接着做一个风筝线的连接口。先用剪刀钻洞,注意洞不要离边缘太近,然后用胶带把它粘住,再用针或者其他比较尖的东西穿孔,用来穿风筝线;
11、做一个尾巴稳定风筝作用;
12、风筝完成。
怎样做好看的风筝?
准备材料/工具:报纸,剪刀,竹签、胶带、绳子。
1、首先要熟悉风筝的构造准备材料。
2、选一张质轻的报纸,在上面画一个正方形。用剪刀或手工刀把正方形剪切下来。
3、正方形直角向上,在垂直的对角线上摆放竹签,构成风筝的脊骨。长竹签作脊骨,短竹签做梁骨。
4、水平放置另一根竹签作梁骨,与脊骨垂直。放在纸片上半部分,而不是另一条对角线上。梁骨应垂直平分脊骨。用绳子和胶带固定两根竹签的交叉处。用万能胶更牢固。
5、蒜再用绳子连接脊骨和梁骨的四个端点,并把它们固定在纸上,剪去竹签外的纸。此时应构成菱形。
6、风筝的基本轮廓做好后,在中心和四角用胶带加固。
7、在梁骨和脊骨的交叉处四周各戳一个小孔。
8、用绳子穿过四个小孔并连结,不用绑太紧。这样就构成了风筝的提线。
9、在风筝尾部安装一条布条作尾巴。尾巴能增强风筝的稳定性。
10、在提线上连接一条长绳,用作放飞线,放飞线的尾端绕在风筝轴上。
11、这样就制作出一个风筝了。
怎样制作风筝
风筝制作步骤
一、做风筝需要的材料:削好的竹篾、防雨纸、纺线、胶水、油画笔、蜡笔、剪刀。
二、钻石风筝做法:1.将竹篾分成长短不一的三条风筝骨干,长度分别是32厘米、45厘米、60厘米;2.将风筝骨架搭成“干”型,交叉口用绑线扎牢,必须按逆时针或者是顺时针方向依次绑好,并用“502”胶水固定;3.将防雨纸用白乳胶粘在风筝骨干上,并在纸上画上图案;4.将放飞的线扎在风筝面上,上中下都要扎。
三、制作风筝注意事项:1.做什么样的风筝,按比例绘出,并按比例将竹篾做成风筝骨干,一般风筝骨架越少越好,能减轻风筝重量;2.风筝骨架交叉口的绑线,按逆时针或者是顺时针方向依次绑好;3.纸蒙糊即防雨纸粘在风筝骨架时,纸要预留一公分,待糊好风干将边上多余纸剪去。
四、放飞风筝注意事项:
1.在放飞风筝时要把握风向。风大时放,风小时收。
2.放飞时要注意安全和对风筝的保护。放风筝时,不论风筝大小,放飞者最好戴上手套,以防手掌或手指被风筝线割破或拉伤。
3.风筝停止放飞往回收线时,不能操之过急,也要注意安全。过急容易将线扯断或在风筝将落地时造成损坏,有时稍不小心还会被线割伤。小型或稍大一点的风筝,可一个人收线。
4.收线时,对一些扎工精细、制作复杂的风筝,一定要注意保护,在风筝落地之前轻轻将风筝托住,以防坠地摔坏或擦破。另一种简单的方法:用细竹签 :2长(40-50厘米,十字交叉作骨架),4短(围边框,做成长方形的比较稳固平衡)
牢牢绑好(用细铁丝,或用保证粘力够强的强力胶),
糊纸,选纸要有韧性,不能薄不能脆,沿边框糊结实,过程中保证纸完整平整,不能有一点破损,否则飞不起来;
粘尾巴,用较轻的纸两条,宽约5-8厘米,长度在3米-10米间(如有特殊需要可更长),两条分别粘于主体同一边上的左右两端(若主体为长方形,粘在较短边),保证粘好后两条尾巴长度相等
绑线,四条线端分别固定在主体四角,提拉在一处(使线呈四棱锥)在手中拉紧,打结(线要拉的正,保证力度平均)
把风筝线系上,完成
风筝怎么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风筝怎么弄才能飞、风筝怎么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